淝水是淮河的支流。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淝水流域见证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对东晋的存续和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淝水之战,作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前秦对南方东晋的侵略战役中的关键之战,其战场所在的淝水,实际上是淮河的一条支流。淝水,亦称肥水,发源于肥西与寿县交界的将军岭,其流域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流经200里后汇入淮河,另一支则东南流向,最终注入巢湖。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正是在这条河流的沿岸展开的。淝水不仅见证了淝水之战的历史,也为合肥的护城河提供了水源。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后,动员了90万大军南下,意图一举消灭东晋。面对前秦的压倒性攻势,东晋内部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战争的起因可追溯至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当时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被提升为中书监、录尚书事,掌握了朝政大权,陈郡谢氏成为东晋最后一个掌权的士族。同年,苻坚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东晋的长江上游由桓氏控制,下游则是谢氏的势力范围,谢安努力协调两大家族的关系,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