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叶圣陶苏州园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叶圣陶苏州园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原创 2024-05-31 19:14:42 次阅读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描绘苏州园林美景的散文。写作背景是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到苏州游览时,对苏州园林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感悟。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精美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叶圣陶在游览苏州园林时,被其美景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苏州园林的美景和文化内涵传达给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在这篇散文中,叶圣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苏州园林的自然美、建筑美和文化内涵。他通过对园林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篇散文不仅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景,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苏州园林》作为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不仅体现了他对苏州园林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本文旨在梳理和解析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文学成就和对园林艺术的深刻洞察。

写作缘起

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计划出版一本关于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并邀请叶圣陶先生撰写序言。叶先生早年生活在苏州,对当地的园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在撰写序言时,他还参考了陈从周教授的著作《苏州园林》,以期更加全面地展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作品发表历程

尽管序言已经完成并提交给出版社,但摄影集的出版却迟迟未能实现。在此期间,百科知识编辑部得知叶先生有这样一篇作品,便请求先行发表。因此,这篇序言最终发表在1979年的《百科知识》第4期上,但在发表时删去了序言的最后几句话。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收录进语文课本,并在收录过程中对序言进行了进一步的删减,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被简化为“苏州园林”。

作品内容概述

在《苏州园林》中,叶圣陶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概括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他提到,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的是让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精心设计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及近景远景的层次,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达到完美的和谐。

园林艺术特色

苏州园林在设计上不拘泥于对称,而是追求自然之美。园林中的假山和池沼,以及精心挑选和修剪的树木,都体现了设计者对自然美的追求。此外,园林中的花墙、廊子、门窗等元素,不仅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也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并曾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为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以上对《苏州园林》写作背景的解析,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文学创作,还能够领略到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