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壁清野现在比喻在面对敌人或困难时,采取彻底清除障碍、巩固自身防线的策略,以避免敌人利用或减少自身损失。这个成语原指在战争中加强防御、清除敌军可能利用的资源,现在引申为在各种竞争或对抗中,通过清除隐患、巩固自身来增强竞争力。
成语“坚壁清野”源自中国古代战争策略,最早见于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军事战术:坚守城池,清除周边的粮食和住所,使敌军无法获得补给,从而无法持久作战。这种策略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思想也延伸到了现代,成为一种比喻,指在竞争或对抗中,通过消除对手的资源和优势,使其无法继续行动。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后控制了兖州,并计划东征徐州。然而,兖州的豪强张邈与吕布联手,占领了兖州的大部分地区和要地濮阳。曹操不得不从徐州撤军,回师反击吕布。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徐州守将陶谦去世,将徐州留给了刘备。曹操急欲先取徐州,再回头对付吕布。
此时,谋士荀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引用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成功经验,强调了稳固根基的重要性。荀彧认为,兖州虽残破,但易于防守,是曹操的根本。而徐州方面已有所准备,收割了城外的麦子并加强了防御。荀彧建议曹操不要急于攻打徐州,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军队在攻城无果、掠夺无物的情况下自行崩溃。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放弃了攻打徐州的计划,转而全力对抗吕布。最终,曹操成功击败吕布,平定了兖州。
“坚壁清野”这一成语在现代被广泛用于比喻在竞争或对抗中,通过削弱对方的资源和优势,使其无法继续行动或达到目的。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商业竞争、政治斗争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手的行动能力,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优势和主动权。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