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不属于任何朝代。楚国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042年楚人熊绎被封为子爵,建立楚国。楚国历经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强盛,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直至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楚国,亦称荆或荆楚,是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在周成王时期,楚人首领熊绎被封为子爵,楚国由此建立。楚国起初虽地位较低,却勤于开发,逐渐展现出勃兴之势。
楚国自春秋时期起设立令尹一职,令尹掌握国家大权,对内管理国政,对外主导战争。这一职位的权力历经春秋至战国,始终如一。战国时期,楚国公子执政逐渐衰弱,而以昭、屈、景三大家族为主的世族执政崛起。
楚国的官府手工业极为发达,由中央王朝直接经营,工尹负责管理百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工尹(或称大工尹)是管理百工的重要职官。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以郡县为主。楚县作为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域,由楚王派遣的县尹治理,非世袭制,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制的初步形成。战国时期,楚国的郡尚未具备行政职能,但郡县两种形式的组织为后来秦朝郡县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郡县之下设有乡、州、社、里等基层组织,其中州、里是两个重要的基层组织。
楚国法律严格,即便是贵族犯罪也绝不宽恕。《吕氏春秋·贵卒篇》记载,楚国法律规定,对王尸动武者将受到重罪,甚至牵连三族。楚悼王去世时,群臣攻击吴起,射中王尸,导致数十家被族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悼王葬礼后,太子即位,令尹诛杀了所有射吴起并中王尸的人,涉及七十多家被夷三族或夷宗。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