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诗是什么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诗是什么

原创 2025-08-03 10:20:36 次阅读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月是故乡明”及其上句“露从今夜白”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流传千古。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诗人与弟弟们因战乱而分散各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露从今夜白”作为“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不仅描绘了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亲人分离的感慨。

《月夜忆舍弟》全文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杜甫身处秦州。安史之乱爆发后,战火连天,杜甫的弟弟们分散在战乱地区,音信不通,诗人因此深感忧虑。诗中“露从今夜白”既描绘了白露节的夜晚景象,也暗示了时令的变迁。而“月是故乡明”则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表现了作者的心理,使得这两句诗在炼句上显得格外矫健有力。

诗中的前两联看似随意,实则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无论是望月怀乡,还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都无不触动诗人的情感,引发对亲人的思念。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作,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的远祖是晋代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父亲是杜闲。唐肃宗时期,他曾任左拾遗,后入蜀,因友人严武推荐,担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也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的艺术手法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汉魏乐府的精神,创作了许多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