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潋滟什么意思 出自于哪里

潋滟什么意思 出自于哪里

原创 2025-07-07 09:00:36 次阅读

潋滟是形容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样子。这个词语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描绘了西湖在晴雨交替时的美丽景色。

“潋滟”一词的意涵及其文化渊源

“潋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满溢流动的景象。这一词汇源自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一句,以其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西湖在晴雨交替下的迷人风光。本文将深入探讨“潋滟”一词的用法、含义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潋滟”的运用实例“潋滟”一词不仅在古典诗词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现代文学中也常被用来描绘水波的动态美。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潋滟”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1. 微风轻拂,南运河的秋水波光潋滟,闪烁着粼粼的光泽。2. 苏堤与白堤之间,杨柳轻摇,两侧水波潋滟,游船点缀其间,远处山色空蒙,青翠含黛,四季变换,景色各异。3. 西湖之美,晴日水光潋滟,雨中山色空蒙,如同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 魏源笔下,落日时分,草木山河金光潋滟,夕阳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5. 清澈的眼眸中,童心荡漾,潋滟的波光映照着雏鹰振翅的英姿。《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词句解析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潋滟”一词用以形容水面波光闪动的景象。诗中的“方好”意味着景色正美,“空蒙”则描绘了迷茫缥缈的山色。“西子”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而“相宜”则表示景色与西施之美相得益彰。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和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官场的起伏,从进士及第到被贬黄州,再到晚年被贬至惠州、儋州,最终在北归途中病逝。苏轼以其博学多才和文学成就,被后人尊称为“苏东坡”、“苏仙”,并在宋高宗时期被追赠太师,宋孝宗时期追谥“文忠”。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