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绮户”的“绮”读作qǐ。“低绮户”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绮”意为华丽的织物,引申为华丽的装饰。在这句诗中,“低绮户”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透过华丽的窗户欣赏美景的情景。
“绮”字的正确读音是qǐ,这个字最初指的是一种底色为素色,上面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泛指华美之物。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这个字被用来形容低垂的窗户,增添了诗句的意境和色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著名词作。以下是这首词的全文: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夜。苏轼在密州任职时,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自请外放,辗转各地。他曾希望调任至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以便兄弟俩能多相聚。然而,这一愿望并未实现。在熙宁九年的中秋,苏轼面对着皎洁的月光,思念着与自己多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情感澎湃之下,借着酒兴,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