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短和虚断是模拟电路中的概念。虚短指的是在理想运算放大器中,两个输入端电压相等,即输入端短路。虚断是指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无穷大,输入电流为零,相当于输入端开路。这两个概念有助于简化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在电子电路分析中,特别是在涉及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虚短”和“虚断”这两个概念。这些术语描述了运放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特性,对于理解和分析电路至关重要。
“虚短”现象指的是在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时,由于其极高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端的电压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使得两个输入端几乎处于等电位状态。这种特性类似于两个端点被短路,但实际上并没有物理连接,因此称为“虚假短路”或简称“虚短”。例如,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超过80 dB,而输出电压一般在10 V至14 V之间,导致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 mV,从而使两输入端电位接近相等。
“虚断”现象则是指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非常大,通常在1MΩ以上,导致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极小,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因此,在分析电路时,我们可以近似地将运放的两个输入端视为开路,这种特性称为“虚假开路”或简称“虚断”。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状态。
“虚短”和“虚断”的存在依赖于两个条件:运放的开环增益要足够大,以及电路中要有负反馈。这两个条件确保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从而使得“虚短”和“虚断”的特性成立。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运放的开环增益都足够大,关键在于工作区域的判断。通过计算或测量运放输出电压是否合理,可以判断“虚短”是否适用。
此外,当运放的一个输入端接地时,会出现“虚地”现象,这实际上是“虚短”的一种特殊情况。有些资料提到,只有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才能使用“虚短”,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深度负反馈确实可能使运放更倾向于工作在线性区域,但输入信号过大时,即使有深度负反馈,运放也可能进入饱和状态。因此,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运放的输出电压值。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