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所见的壮丽景象。“白日依山尽”意味着太阳依傍着远处的山峦缓缓落下,而“黄河入海流”则描述了黄河浩浩荡荡流向大海的壮阔景象。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广阔天地的无限感慨。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夕阳缓缓沉没于连绵的山峦之中,黄河水滚滚流向浩瀚的大海。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偎着山峦徐徐落下,黄河之水奔涌向海。若想极目远眺千里之外的景致,需再登高一层,以开阔视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杰作,他一生仅存六首绝句。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衡水县主簿,后因被诬陷而罢官。三十岁后的他开始了漫游访友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他三十五岁时所作。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至山西绛县。他性格豪放,常击剑悲歌,其诗作多被乐工制曲歌唱,一时名声大噪。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等人常有诗歌唱和,尤其以描写边塞风光见长。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