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什么是盈余公积?

什么是盈余公积?

原创 2025-05-03 09:00:38 次阅读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转增资本的公积金。它是企业内部积累的一种资金,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盈余公积是企业根据相关法规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主要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大类。公益金专门用于职工福利设施支出,如建设宿舍、托儿所等,而一般盈余公积则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依据税后利润的10%提取,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停止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则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进行提取。

盈余公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弥补亏损: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弥补:使用未来五年内的税前利润、使用税后利润以及使用盈余公积。使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需要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转增资本:企业将盈余公积转为资本时,必须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并按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结转。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盈余公积的提取是对企业当期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的一种限制,提取的资金一旦形成盈余公积,在通常情况下不得用于分配利润或股利。盈余公积的使用并不是指其实际占用形态,而是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转换。例如,使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实际上是减少盈余公积的留存数额,并不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转增资本时,减少盈余公积的同时增加股本数额,也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盈余公积的使用条件:

1. 弥补亏损:企业亏损可以通过未来年度的税前或税后利润以及盈余公积来弥补。使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需要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2. 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即“送红股”,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并按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盈余公积的结存数额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表明企业资金的一个来源。其形成的资产可能表现为货币资金或实物资产,如存货和固定资产等,与企业其他资金一同进行循环周转。

作者:赵老师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