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雄关是哪里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雄关是哪里

原创 2024-05-31 18:28:38 次阅读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雄关”指的是中国的嘉峪关。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因其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雄关”一词,源自毛泽东的诗作《忆秦娥·娄山关》,指的是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的娄山关。这座关隘,也被称作娄关或太平关,是连接贵州北部与四川的重要通道,距离遵义城大约60公里。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毛泽东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场景。诗中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清晨的景象,西风凛冽,大雁在霜冻的清晨飞翔,月亮高悬。接着,“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则传达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马蹄声零碎而纷杂,军号声沉郁低回。

诗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诗人用“从头越”来强调红军不畏艰难险阻,重振旗鼓,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结束后的景象,青山连绵起伏,夕阳如血,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这一战役的胜利对红军来说意义重大,诗人毛泽东因此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以表达他对红军胜利的激动心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