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利企业通常指规模较小、利润较低的企业。在中国,这类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这些标准有助于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小型微利企业通常是指那些在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中经营,并且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的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这些标准共同定义了小型微利企业的范畴,以便于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从业人数的计算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以及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指标,是根据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来确定的。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季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则是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如果企业在年度中间开始经营或终止经营活动,那么其实际经营期将被视为一个纳税年度,用以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根据《财政相关部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的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以下所得税减免政策:
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企业可以按照25%的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企业可以按照50%的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同样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些政策旨在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其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田老师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