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态原子是指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状态。判断激发态原子,主要依据光谱分析,观察原子发射或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当原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会释放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光谱仪检测这些特征光谱线,即可识别激发态原子。
原子的能量状态可以通过其电子的轨道位置来判断。当电子位于围绕原子核的最小半径轨道时,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相对地,如果电子处于更大的半径轨道上,原子的能量会更高,此时原子处于激发态。游离能是指从原子的基态移除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激发态是指原子或分子在吸收一定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电离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特指电子的激发态。例如,气体受热时分子的平动能增加,液体和固体受热时分子的振动能增加,但这些情况下并没有电子被激发,因此不属于激发态。
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会表现出电子云分布的变化,分子的平衡核间距离会略有增加,导致化学反应活性增大。光化学反应都是通过分子被提升到激发态后进行的,因此光化学也被称为激发态化学。
在电离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转移到原子或分子的能量低于其电离电位,但又足以使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那么原子或分子就会处于激发态。激发态与基态的原子或分子具有不同的位能曲线和平衡核间距。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