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最终放火烧毁。这一事件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
圆明园,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皇家园林,其毁灭的故事是一段沉痛的历史。根据《清通鉴》、《中国历史大辞典》以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权威史籍的记载,圆明园的悲剧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年),这场灾难的制造者是英法两国联合组成的侵略军。
在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并占领了圆明园。面对强大的敌军,中国守军无力抵抗,圆明园的总管大臣文丰在绝望中投福海自尽,而园内的常嫔则因惊恐而死。英国军队的首领额尔金,在得到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后,下达了烧毁圆明园的命令。
3500名英法联军士兵闯入圆明园,放火烧毁了这座园林。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不仅圆明园本身,连同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以及海淀镇都化为了废墟。在这场灾难中,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和工匠不幸丧生。这场大火成为了世界文明史上极为罕见的暴行之一。
圆明园内的文物遭受了大规模的掠夺,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约有150万件。这些文物涵盖了从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到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以及各种奇珍异宝。如今,圆明园仅存建筑遗址,并已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以纪念这段历史并警示后人。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