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同情心是仁德的起点。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同情心,是仁德的基础。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句话传达了同情心是仁爱的起点,体现了对他人遭遇困难或不幸时的自然同情。这句话源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中详细阐述了人的四种基本德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别对应仁、义、礼、智的起点。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和伦理思想。这部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纳入“四书”之列,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文献。《孟子》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约三万五千余字,共260章,涵盖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活动和思想观点。
《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不仅记录了孟子的言论,还详细记载了他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行动。书中强调了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思想以及格君心之非等重要观点,这些都是孟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孟子》的教义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