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砼的“砼”字念作“tóng”,而不是“hun”。这个字是混凝土的简称,读作“tóng”,而不是“hun”。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复合材料,由水泥、水、细骨料(如沙子)和粗骨料(如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砼”字的读音是“tóng”,这个读音与混凝土的英文单词“concrete”的发音相似,因此被用作混凝土的简称。
在建筑行业中,商品混凝土常被称为“商混”,而“砼”则是混凝土的简写形式。尽管“砼”字的标准读音是tóng,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通常会直接读作“混凝土”,以避免混淆和理解上的困难。这种读法的流行,使得“商砼”一词在口语交流中变得清晰易懂。
“砼”字的创造归功于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这一创新发生在1953年。当时,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没有录音机和复印机,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依靠手写笔记。“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常用词汇,由于笔画繁多,书写起来既费时又费力。
为了提高笔记效率,蔡方荫教授巧妙地用“人工石”三个字来代替“混凝土”。这一创新不仅减少了书写笔画,从三十笔减少到十笔,而且提高了记录速度。随后,“人工石”被简化为“砼”,其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象征着混凝土的坚硬特性。
这一创新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并在1955年7月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的认可,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自此,“砼”字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书刊中。
此外,“砼”的读音与法语“BE-TON”、德语“Be-ton”以及俄语“BE-TOH”中混凝土的发音相似,这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也有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