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入木三分典故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入木三分典故

原创 2025-03-23 16:00:25 次阅读

入木三分:书法艺术的极致展现

成语“入木三分”最初用来形容书法大师王羲之在木板上书写时,其笔力之强劲,以至于字迹能够透入木板三分之深。这一成语不仅描绘了王羲之书法的非凡技艺,也形象地传达了书法中笔力的重要性。如今,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比喻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理解。

王羲之的书法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作品的力度和美感在“入木三分”这一成语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据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晋帝时期,王羲之为北郊祭祀撰写祝版,工人在雕刻时发现其笔迹深入木板三分,赞叹不已。

这个成语的典故还涉及到王羲之对鹅的喜爱。一次,他在道观中见到一群可爱的鹅,便向道士提出购买。道士提出以王羲之抄写《黄庭经》作为交换条件。王羲之因对鹅的喜爱,欣然同意,并完成了抄写。道士也如约将鹅送给了他。

“入木三分”的成语不仅赞美了王羲之书法的力度,也反映了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力。鲁迅在其杂文中运用此成语,深刻揭露了反动派的丑恶面目,显示了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与“入木三分”意义相近的成语有“刻画入微”、“力透纸背”、“鞭辟入里”、“一语道破”和“铁画银钩”,而与之相对的成语则有“不着边际”和“略见一斑”。这些成语共同丰富了汉语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