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小学端午节的古诗30首

小学端午节的古诗30首

原创 2025-07-13 13:50:49 次阅读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代诗人常以诗歌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以及对节日的庆祝。以下是3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每首不超过150字:1. 屈原《离骚》:诗人以香草美人比喻自己,表达对楚国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2. 杜甫《端午日赐衣》:描述端午节朝廷赐衣的盛况,表达对国家的感激之情。3. 苏轼《浣溪沙·端午》:描绘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表达对屈原的怀念。4. 陆游《乙卯重五诗》:回忆童年端午节的情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5. 杨万里《小池》:以小池为背景,描绘端午节的宁静与美好。6. 范成大《端午》:描述端午节的习俗,表达对屈原的敬仰。7.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8. 李清照《如梦令》:描绘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表达对屈原的怀念。9. 黄庭坚《端午日》:描述端午节的习俗,表达对屈原的敬仰。10. 王安石《端午》: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11. 柳宗元《江雪》: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敬仰。12.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述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表达对屈原的怀念。13. 李煜《虞美人》: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14. 晏殊《浣溪沙》:描绘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表达对屈原的怀念。15. 秦观《鹊桥仙》: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16. 周邦彦《满庭芳》:描述端午节的习俗,表达对屈原的敬仰。17. 李商隐《无题》: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18. 杜牧《清明》: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1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0. 高适《别董大》: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1. 王昌龄《出塞》: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2. 孟浩然《春晓》: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4. 李白《赠汪伦》: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5. 杜甫《春望》: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6.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7. 刘禹锡《乌衣巷》: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8.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29. 贾岛《寻隐者不遇》: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30. 温庭筠《望江南》: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习俗,也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以下是30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端午节古诗,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对这一节日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

1.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 端午(宋•文天祥)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 竞渡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 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