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的下一句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不幸的事情往往会接二连三地发生,而幸运的事情却很少成双成对地到来。这句话强调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警惕和准备。
这句广为流传的对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源自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一次新春趣事。这句话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对于幸运与不幸的普遍感受:好事往往不会连续发生,而坏事却似乎总是接踵而至。这种表达方式常用于书面语,且可以分开使用,作为宾语或分句,增添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故事发生在王羲之从山东迁居至浙江绍兴的那一年腊月。新春佳节之际,王羲之心情愉悦,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副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他让儿子将春联贴在家门口,但不久后春联便被人悄悄揭走。之后,他又写了另一副春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同样,这副春联也未能幸免,被书法爱好者偷揭而去。
到了除夕,王羲之在夫人的催促下,再次提笔创作。他沉思片刻后,幽默地写下了一副新的春联,并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断,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的半截对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敢再揭去。
到了初一凌晨,王羲之亲自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完成了这副寓意深刻且对仗工整的春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街坊邻居看到后,无不赞叹其巧妙。这副春联不仅寓意着喜庆和希望,也展现了王羲之的智慧和幽默,使得这副对联流传至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