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字读作“wù”,不读“pai”。兀字是一个汉字,拼音为wù,属于汉语常用字。它有多个含义,包括高耸、突出、独立等。在数学中,兀也指圆周率π的旧称。
兀字的读音为wù或wū,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最初,“兀”与“元”是同一个字,都代表突出头部的人形,其本义指的是人的头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更明确地表示人头上的部分,人们在“兀”字上方添加了一横,从而形成了“元”字,使得两个字分化开来。由于头部是人体最高部位,兀字也因此衍生出了高耸突出的含义。
1. 那幢漂亮的二层小白楼,突兀兀地立在村中央,如同鹤立鸡群般显眼。
2. 在艺术领域,他不断精进,兀兀穷年,为中国现代油画创作树立了一个新的高峰。
3. 在传统观念中,教授应以安贫乐道、兀兀穷年为准则,将教书育人视作自己的天职。
4. 兀兀长堤石凳,碧水晴空,红男绿女,白叟黄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5. 他告诉我,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兀兀穷年,终岁鲜欢,焚膏继晷,几乎无暇休息。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