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教育 > 教育精选 > 资治通鉴两则翻译

资治通鉴两则翻译

原创 2022-08-27 21:43:00

资治通鉴原文: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翻译

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赵简子对儿子无恤说:“晋国如果有祸乱,你不要嫌尹铎的地位低,不要嫌晋阳地方远,一定要以他那里作为依靠”。等智宣子去世后,智襄子智瑶继位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襄子戏弄韩康子,又羞辱了他的国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便告诫说道:“主公,您不加提防,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啊!”智瑶说:“别人的生死祸福都取决于我。我不降灾落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国说:“并不是您说的那样。”《夏书》上有这样的话:“一个人屡次犯错,人们的怨恨往往克制着不表露出来,所以要在不显著时谨慎提防。”贤德的人要在小事上谨慎戒备,才能避免招来大祸。现在主公在一次宴会上就得罪了人家的国君和国相,事后又不加戒备,还说别人不敢兴风作浪,这恐怕不行啊!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是国君、国相呢!”智瑶不听。

资治通鉴原文: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

翻译:智瑶向韩康子提出割地要求,韩康子不同意。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割地给他,他一定会讨伐我们,不如答应他。他得到了土地,一定会更加狂妄,而再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一定会兴兵讨伐。这样一来,我们便避开了祸患,就可以伺机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使臣去见智瑶,同意把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割让给他。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魏桓子打算不给他。任章问:“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他无缘无故地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地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们的警惧,我们答应给地,他一定会骄傲。他因骄傲而轻视敌人,我们因恐惧而互相团结。用团结的队伍来对付骄傲的智瑶,智氏的命运就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想战胜敌人,姑且先听从他;要想夺取敌人的利益,姑且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以助长他的骄横,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对付智氏,何必要单独成为智瑶的。攻击目标呢!”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