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现了诗人在空寂的山林中,只能听到远处人声的回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梢,洒在青苔上,增添了山林的幽静之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王维的《鹿柴》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林图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空山”、“人语响”、“深林”、“青苔”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山林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象,夕阳透过云层的余晖映照在青苔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全诗如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中的“鹿柴”指的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一处胜景,其中“柴”字通“寨”,意为用树木围成的栅栏。诗中的“但”字表示“只”,而“返景”则是指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这里的“景”与“影”字同义。“复”字则表示“又”。
《鹿柴》通过动与静的对比,以及局部与全局的衬托,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林晚景。诗的开篇以空山无人的寂静为背景,随后通过人语的响声,反衬出山谷的空旷。当人语声消散,山林回归宁静,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青苔上,更增添了一份幽暗之感。
王维在《鹿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一个幽深而光明的境界。诗中通过空山的描写,表现了山的空寂与清冷,而人语的响声则暂时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得山林的空寂更加突出。诗的后两句通过“景”和“复照”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林间的幽暗,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禅意。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含蓄著称,深受后世赞誉。王维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还精通书画和音乐,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歌作品如《相思》、《山居秋暝》等,至今仍被广泛传诵。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禅宗的深刻影响,其名和字均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