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指冯唐虽有才能却因年老而未得重用,李广虽有战功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封侯。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荣誉。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所吟咏的名句,其背后蕴含着对命运多舛和功高不爵的深刻感慨。此句不仅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冯唐,一位以孝悌著称的大臣,在汉文帝时期便担任郎官。然而,由于其性格过于直率,直言不讳,常常遭到排挤。尽管他曾因抗击匈奴有功,却因上报战果时的失误而获罪,改任他职。到了汉武帝时期,尽管皇帝欣赏其才华,欲授予官职,但冯唐已至耄耋之年,再无精力为国效力,这便是“冯唐易老”的由来。
李广,一位在汉文帝时期便展现出勇猛的将军,面对匈奴的进攻,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郎官。汉文帝曾赞其若生于高祖时代,定能封万户侯。然而,在汉景帝时期,李广因不识时务,私自接受梁王的“大将军印”,引起不满,未能获封。到了汉武帝时期,尽管李广多次攻击匈奴有功,但始终未能获得封侯,这便是“李广难封”的故事。
王勃的这句诗词,不仅让我们回顾了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更引发了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冯唐与李广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文人对于功名与命运的复杂情感。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