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是谁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是谁

原创 2025-05-18 15:10:20 次阅读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所作。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统治者沉溺于享乐,忽视国家安危。作者通过这首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题临安邸》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题临安邸》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北宋末年的政治动荡紧密相关。靖康元年,金军攻陷了北宋首都汴梁,导致皇帝赵构南逃至江南,并在临安即位,建立了南宋。然而,南宋的统治者并未吸取北宋亡国的教训,反而沉溺于享乐,忽视了收复失地的重任,政治腐败,社会风气颓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林升有感而发,创作了《题临安邸》。这首诗最初是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后人将其题为《题临安邸》。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是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以诗文见长,其作品被收录于《东瓯诗存》卷四。

《题临安邸》的诗句赏析:

诗的开篇“山外青山楼外楼”,描绘了临安城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诗人通过重重叠叠的青山和鳞次栉比的楼台,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紧接着的“西湖歌舞几时休?”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面对被金人侵占的国土,诗人通过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权者不思进取、沉溺享乐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第三句“暖风熏得游人醉”进一步揭示了南宋统治阶级的腐朽。诗人通过“游人”这一形象,暗指那些忘记国难、苟且偷安的统治者,他们沉醉于歌舞之中,忽视了国家的危机。

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既是讽刺也是警告,诗人以此警示南宋统治者,如果不改变现状,杭州也难逃沦陷的命运。整首诗通过对临安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批判。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