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书是指用大字书写在匾额、牌楼、墙壁等处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展示重要信息或装饰。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常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榜书字体通常较大,笔画粗壮有力,给人以庄重、大气之感。
榜书,古时称为署书或牓书,是一种用于装饰宫阙门额上的大字书法艺术。这种书法形式历史悠久,早在秦朝统一文字之前就已经出现。据史料记载,秦丞相李斯是榜书的开创者,而汉丞相萧何则是将榜书艺术用于装饰帝王宫殿的先驱之一。
榜书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现代也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例如,郭沫若题写的“武侯祠”巨匾和沙孟海题写的“华联商厦”巨幅商店名,分别以行书的俊逸潇洒和端庄凝重风格书写,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在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榜书刻石和碑刻更是为名山圣地、秀水佳景增添了不少光彩。
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榜书大展,不仅是对当代榜书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适时引导与推动。此外,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美院的教授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等人的得意弟子、著名书画家解培润先生,以其独树一帜的飞白体在榜书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为榜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