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断句如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约定出行,友人迟到,太丘离去。太丘之子元方以礼责友人失信无礼,友人惭愧。
文言文断句是中考中的一个重要题型,掌握正确的断句方法对于理解文言文内容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的断句方法,并提供一些初中文言文断句的实用技巧。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借助虚词断句法。古人在文言文中常用虚词来表示停顿或语气,这些虚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通过关注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断句。常见的句首虚词如“夫”、“盖”、“其”等,句末语助词如“者”、“也”、“矣”等,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
2. 借助对话、引文断句法。在文言文中,“曰”、“云”、“言”等字眼标志着人物对话和引文的开始。通过对话的上下文,我们可以判断出问者和答者的身份,从而正确断句。
3. 参考句式断句法。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等,有助于我们进行断句。同时,注意文言文中习惯上的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以为”等,不要将它们拆散。
4. 借助修辞技巧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技巧,如对仗、对偶、排比等,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句子结构,从而进行断句。
5. 依据文体特点断句法。不同的文言文体有其特定的结构和特点。例如,骈体文以双句为主,韵文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叙事性文章和议论文也有其各自的断句规律。
6. 巧用句子成分关系断句法。在文言文中,动宾结构、介词结构等成分之间关系紧密,一般不宜断开。而连动式谓语之间如果没有“而”字连接,中间一般应加逗号,反之则不能断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断句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