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是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政治变迁和文化演变,从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成败得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预测未来,做出明智决策。
“读史使人明智”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它揭示了历史的深刻价值。历史不仅是时间的沉淀,也是经验的积累。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汲取经验教训,从而更理性地参与历史的进程。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作为把握人生的钥匙。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和自觉的,读史使我们能够反思过去的活动,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自觉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在经历重大历史事件后,人们会考察其原因和结果,从中吸取教训,思考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句话强调了以史为鉴,认识世事兴衰的重要性,也意味着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读史使人明智,意味着在历史中寻找评价的尺度,对过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历史的评价是无情且客观的,它包含了真假、善恶、美丑的评判。真实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相互联系的事件、人物、思想和人类活动的历程。虽然写史的人可能将历史写成故事,或是在某种前提和意图下进行推论,甚至任意编造,但历史自有其客观的事实,不容否认和歪曲。历史之所以能够评判,是因为它遵循自身的规律和普遍性原则,拥有评判一切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来自创造历史的人民。
有历史学家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应以现在的眼光、根据现在的问题来看过去。过去是现在的根据,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因此,读史需要解读往事,又要放眼将来,这样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历史洞察力。
历史更替,世事归真,亦归正。读史就要借历史事实以求其是,一求其真,二求其正。历史之中有哲学,要从哲学的角度去读历史,即从历史发展的思想和逻辑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的兴衰进退。要把历史当作人类活动的事实去看,更要把历史当作哲学去读。历史过程不是单纯的事件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有其思想的内涵,读史所要求索的正是这个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史使人明智,哲学则使人沉思。只有把历史当作哲学去读,通过纷乱的事件去把握人类活动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读史以明智。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