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清代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全诗如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这句“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表达了诗人站在嘉峪关上,远眺天山和瀚海,抒发了壮志凌云的豪情。
这句流传甚广的名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并非出自一首完整的诗作,而是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所创作的一副对联。它出自林则徐的《出老》,展现了林则徐的胸怀与志向。
对联赏析
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描绘了站在鼓山上远眺大海,海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表达了海之辽阔与天之高远的意境。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则传达了攀登至山顶,以我为峰的豪迈气概,象征着顶天立地、俯瞰天下的壮志。
对联背后的故事
这幅对联背后有着一段佳话。据传,林则徐少年时期,老师带领学生们游历鼓山,当他们登上山顶时,面对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老师出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林则徐迅速对出“山登绝顶我为峰”,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胸怀。这幅对联不仅在平仄、对仗上工整和谐,更在意境上深远,后来被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供后人瞻仰。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是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他是中国清朝后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林则徐以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闻名,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8年,他奏陈严禁吸食鸦片,次年在虎门销毁鸦片,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