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以下是10首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每首不超过150字:1.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2.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 李清照《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4.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5. 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6.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7.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8. 朱淑真《元夜三首·其三》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9. 杨万里《上元夜戏作》上元夜里看灯多,便道看灯人更多。百戏鱼龙争变幻,千家楼阁斗嵯峨。10.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分番誇北里,聚戏斗南屏。灯市又添新,看人闲处行。酥盘开碧餤,蔗节供雕苹。爆兽惊山鬼,朋龟卜岁星。菱歌方扰扰,灯谜已冥冥。火树春何限,银花夜转明。节物娱诗老,风情引酒兵。舞姣何妥袜,歌艳小垂缨。百副胭脂脸,千枝红烛心。月堤行锦隘,雨榭醉弦鸣。香蔼梅蒸谷,寒禁柳著城。鱼龙听潮浪,星斗近华甍。灯后酒杯滟,街泥花片轻。今宵祝尧寿,千古贺昇平。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在这个充满喜庆的日子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绘元宵夜美景和热闹气氛的诗篇。以下是十首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在这些经典诗作中感受古人对元宵佳节的热爱和赞美。
1.《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元夕二首》(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3.《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4.《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5.《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6.《观灯乐行》(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7.《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8.《元夕二首》(明)王守仁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9.《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0.《蝶恋花•密州上元》[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凡,也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时刻的珍视。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元宵节的繁华景象,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和喜悦。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