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班固。这部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详细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出自儒学世家,其父班彪和伯父班嗣均为当时知名学者。
班固在22岁时,因《史记》仅记载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历史巨作。然而,在他开始工作几年后,有人告发他“私作国史”,导致班固被捕入狱,书稿被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为了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班固最终被无罪释放,汉明帝还赐给班家一些钱财,以助他们继续写作。
汉明帝赏识班固的才能,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转迁为郎。班固与同事傅毅皆以文闻名,班固曾自嘲“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这便是“文人相轻”的典故。班固还奉诏完成了其父所著的书。
在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任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大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铭文出自班固手笔。然而,班固因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与洛阳令种竞产生矛盾。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班固受牵连被免官职,种竞趁机逮捕班固,最终班固在狱中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此时,《汉书》中的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
班固去世后,汉和帝命其妹班昭续写《汉书》遗作,但班昭亦未完成便去世。同郡的马续,作为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被汉和帝召来补成七“表”及“天文志”。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