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意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带动其他次要问题得到解决。这句话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在上书汉武帝时提出,通过抓住事物的关键,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句话强调了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实现整体的和谐与进步。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抓住事物的关键,其他细节便会随之自然展开的道理。它源自于捕鱼时提起网的总绳,网眼随之张开的景象,比喻在处理问题时,只要抓住了核心,其他次要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复杂事务中寻找并把握主要矛盾的重要性,一旦核心问题得到解决,其他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执本末从”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概念,即抓住事物的总纲,其余细节便会自然跟随。这一思想也体现在“举一纲而万目张”中,意味着一旦提起了主要的纲领,其他细节就会自然而然地展开。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这一成语出自杨泉的《物理论》。杨泉继承了先秦两汉道家的唯物主义传统,他的《物理论》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构成。在这部著作中,杨泉提出了水和气是构成天地的基本元素,水土之气上升成为天,而天则是宇宙的均衡。他进一步解释说,天是元气,没有其他物质,就像灰烬上的烟雾,烟雾在上,灰烬在下。
《物理论》是魏晋时期的一部自然哲学专著,由杨泉撰写。这部作品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中均有记载,原书共16卷,但在宋代失传。清代孙星衍根据宋马聪的《意林》以及《太平御览》中引用的《物理论》文字,将其辑为1卷,并收入《平津馆丛书》中。然而,由于《意林》中的《物理论》与傅玄的《傅子》混杂,其准确性受到质疑,清严可均对此进行了校勘。此外,还有清黄奭辑本,以及清道光年间甘泉黄氏刊印的光绪年间印制的《汉学堂丛书》本。在众多版本中,以清王仁俊所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稿本最为准确和精当,该稿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