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拼音是: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久别故乡后,回到故乡时发现乡音未改,但自己已经鬓发斑白,感叹时光流逝。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的拼音是: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它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别故乡后,重返故土时的复杂情感。
诗句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句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了家乡,直到年老才得以归来。我的乡音依旧未变,但鬓角的毛发已经斑白。家乡的孩子们见到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客人。
诗句情感表达
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久居他乡的感伤,也透露出重返故土时的亲切感。诗人在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以平静:他曾风华正茂地离开,如今却鬓毛稀疏地归来,不禁感慨万千。
首句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对比,概括了诗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经历,暗含了对年老的自伤之情。次句以“鬓毛衰”承接上句,具体描绘了诗人的衰老之态,并通过不变的“乡音”与变化的“鬓毛”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是否还记得自己的疑问,为下文儿童不识而发问的情节做了铺垫。
贺知章的称号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人共称“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等九人合称“仙宗十友”。贺知章的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如《咏柳》《回乡偶书》等作品广为流传。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散佚,现存于《全唐诗》中的诗作有19首。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