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尔雅》,它的成书时间大约在西汉时期。《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对后世词典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尔雅》被誉为辞书之祖,是世界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它最早被记录在《汉书·艺文志》中,尽管未提及作者姓名,但其对古汉语词汇的丰富收集,使其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且被纳入《十三经》之中。
《尔雅》的含义深远,“尔”意为“近”,“雅”则指“正”,专指“雅言”,即符合规范的标准语。这部词典的目的是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和方言词,使之接近规范。
《尔雅》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至两汉之间。书中引用了《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战国时期的作品,表明其成书不会早于战国。同时,书中提及的一些动物,如狻猊,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进一步限定了成书时间。另一方面,汉文帝时期已设有《尔雅》博士,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尔雅注》,说明《尔雅》的成书不会晚于西汉。
词典的发明对于语言的统一和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词典出现之前,人们对词汇的拼写和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词典的出现,为字词提供了重新的文法定义,统一了标准。
词典的权威性解决了人们在字词读音上的分歧。当出现争议时,查词典成为最有效、最权威的解决方法。
词典还具有示范作用,一旦其权威性得到认可,人们在使用词汇时会以词典中的范例为参照,无论这些例子是否之前存在或用法是否准确。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