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 出自什么典故

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 出自什么典故

原创 2025-05-18 20:10:18 次阅读

“高屋建瓴”意指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处于有利地位,易于成功。

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深刻洞察

成语“高屋建瓴”形象地描绘了从高处倾倒瓶中之水的情景,象征着一种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态势。它不仅用来形容对事物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还常被引申为对复杂问题的高瞻远瞩和洞察力。这一成语源自《史记·高祖本纪》,其中描述了汉高祖刘邦在建立霸业时,如何利用地势之便,以高屋建瓴之势,对诸侯发兵,展现出其战略上的高明和决断力。

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面对楚王韩信的谋反,采纳了丞相陈平的计策,将韩信降为淮阴侯。大夫田肯对此评价说,皇上的这一举措稳固了皇位,而关中的地势险要,正是皇上建立霸业的根据地。从这里发兵攻打诸侯,就如同站在高处倾倒瓶中之水,势不可挡。

“高屋建瓴”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够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的人。例如,一位老教授在河大附中的讲学,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正是“高屋建瓴”精神的体现。

在实际应用中,“高屋建瓴”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领导的发言、品牌传播策略、教学方法等。领导的发言若能高屋建瓴,往往能让人难以捉摸,充满玄机;品牌传播若能高屋建瓴,便能在战略上占据优势,决胜千里;教学若能高屋建瓴,教师便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此外,“高屋建瓴”的教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学术领域。例如,在“一般拓扑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高屋建瓴法、巧举实例法、几何直观法和触类旁通法等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屋建瓴”不仅是一个描述战略优势的成语,也是一种对事物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的能力,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