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指的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五位亲信或权贵。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意指青烟(象征权贵的奢华生活)弥漫在这些权贵家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的奢侈与腐败。
“青烟散入五侯家”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寒食》,其中“五侯”指的是东汉时期桓帝一天之内封赏的五位宦官,他们因得宠而被封为武侯。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位于清明节前两天,古代皇帝会在这一天取榆柳之火赏赐给近臣,诗人因此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寒食》诗的全文及其意境
韩愈的《寒食》全文如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长安城的春日风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皇宫园林中的柳枝在东风中摇曳生姿。后两句则转向夜晚,宫中忙着传递蜡烛,轻烟袅袅升起,散入王侯贵族的家中。整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实,展现了皇室的气派,充满了对皇都春色的赞美和对盛世的颂扬。这首诗受到了当时皇帝及朝士的喜爱,历史上评价极高。
韩愈的生平与文学成就
韩愈(768-824),字退之,出生于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因此也被称为韩昌黎。他在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中进士,贞元末年担任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期,韩愈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后升任刑部侍郎,因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期,他的官职达到吏部侍郎。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主张文学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韩愈的散文风格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是司马迁之后文学史上的杰出散文家之一。他的诗歌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